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贵阳市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7:40:01  浏览:931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阳市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

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


贵阳市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

 (1997年12月21日 贵阳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障我市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1997〕2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1998年我市云岩区、南明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河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确定为月人均120元。其他区、县(市)为月人均90元-110元,由区、县(市)政府根据实际确定。
  此后,每年底由市民政局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情况测算出下一年度的标准,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第三条 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当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本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常住居民。具体指以下三类人员:
  一、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二、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三、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第四条 保障对象家庭收入的确定范围是:
  一、各类工资、奖金、津贴、物价补贴、生活补助费等固定收入;
  二、临时择业、务工、经商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三、房屋、家俱和其他设施出租获得的收入;
  四、银行存款利息及股票、债券分红等所得收入;
  五、接受亲属赡养、抚养性的收入,继承的遗产、馈赠等收入;
  六、社会救济对象和失业职工领取的企业及各方面各种救济金;
  七、亲属、朋友资助和社会捐助的收入。
  优抚对象领取的伤残抚恤金和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不计入家庭收入。


  第五条 我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资金,依照国发〔1997〕29号文件规定,按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分级负担,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一、市属单位保障对象所需保障金由市财政负担;
  二、区、县(市)属单位保障对象以及第三条一类保障对象所需保障金,由区、县(市)财政负担。
  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我市城市居民保障金,每年年底前由各级民政部门提出下一年度的用款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预算,定期拨付,年终编制决算报同级财政审批。


  第六条 凡符合保障条件的城市居民,由户主向所在居委会提出申请,领取和填报保障金申请表,经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区、县(市)民政局审批,市属单位的保障对象报市民政部门复审,然后予以张榜公布。
  对需领取保障金的保障对象,采取逐月申报、审核和审批的办法办理。


  第七条 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月由街道办事处发放。对保障对象按其家庭人均收入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一人户家庭每月再增加20元;二人户家庭每月每人再增加10元。


  第八条 保障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一、建立保障金的申请、审批、发放、统计等各环节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批和发放工作;
  二、申请人应如实反映家庭成员情况及家庭所有的经济收入情况,不得隐瞒、虚报或冒领保障金。违者,一经查出立即取消救济,并视情节轻重处理;
  三、坚持公开保障金申报审批情况,公开保障对象,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接受群众监督。严禁克扣、拖延发放、贪污、挪用保障金。


  第九条 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自谋职业、自食其力,通过劳动增加收入,逐步改善生活状况。同时,倡导社会互助,大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等活动。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力量,多渠道为保障对象排忧解难。
  一、加强保障对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主,会同各街道办事处开展城市贫困居民的综合培训特别是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和择业能力,使之适应社会用工的双向选择。
  二、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各街道办事处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项目,特别是通过加强与辖区单位的合作,利用单位的服务设施开办社区服务项目,吸收保障对象参加服务,增加收入。
  三、广开就业门路。在实施贵阳市再就业与解困工程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要优先吸纳符合同等用工条件的保障对象就业,各区、县(市)街道办事处要积极向用工单位推荐保障对象就业。积极创办就业组织,逐步将符合用工条件的保障对象取代外来劳动力。
  四、组织保障对象自救。组织保障对象兴办的实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均享受《贵阳市再就业与解困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的优惠政策。
  五、认真解决保障对象的住房。房管部门要将城市贫困居民中的无房户和住房特困户纳入安居工程计划内统筹考虑。对住公有住房的贫困居民,在救济期内适当减收自住公房租金。
  六、减轻保障对象子女的教育费用负担。对得到救济的家庭,区、县(市)教育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其九年义务教育期内的适龄子女免收当年的杂费和其他收费。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局解释,实施细则由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本办法从一九九八年元月一日起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宁夏回族自治区家庭服务业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九十八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家庭服务业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1年1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家庭服务业条例

(2011年12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家庭服务经营行为,维护家庭服务业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服务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家庭服务业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家庭服务业,是指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

第四条 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应当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发展的原则。

家庭服务业各方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相互尊重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家庭服务业管理协调机制。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部门负责制定家庭服务业行业规划,建设和管理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协同有关部门组织对家庭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

自治区人民政府商务部门负责制定家庭服务业行业标准和操作技术规范,规范服务合同文本和服务公约。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对家庭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做好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相关工作,制定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权益保护措施。

第八条 工商、民政、发展改革、财政、税务、教育、质量监督、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家庭服务业相关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根据自身职责,在职业培训、创业支持、就业推荐、权益保护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章 家庭服务经营者与中介组织

第九条 本条例所称家庭服务经营者,是指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与家庭服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从事家庭服务经营活动,为家庭服务消费者提供家庭服务的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

本条例所称的中介组织,是指依法设立,接受家庭服务消费者或者家庭服务人员的委托,有偿提供信息性中介服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十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安排家庭服务人员工作,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所支付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一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应当对家庭服务人员进行服务技能、职业道德、礼仪礼节、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卫生知识等方面的培训,鼓励、支持家庭服务人员参加各类专项职业技能培训。

第十二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应当安排持有健康证明的家庭服务人员从事家庭服务工作。

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岗位,家庭服务经营者应当安排持有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的家庭服务人员上岗。

第十三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应当建立家庭服务人员工作档案,健全工作质量评价和监督激励机制。

第十四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应当为家庭服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保护设施。

第十五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应当与家庭服务消费者订立家庭服务合同,家庭服务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家庭服务经营者提供一次性或者临时家庭服务的,也可以采用口头或者双方认可的其他形式订立合同。

家庭服务经营者在订立家庭服务合同时应当向家庭服务消费者说明家庭服务人员基本情况、服务价格、服务标准等信息。

第十六条 家庭服务合同包括以下内容:

(一)家庭服务经营者和家庭服务消费者的名称、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

(二)家庭服务人员的条件;

(三)服务地点、方式和期限;

(四)服务内容;

(五)服务费用及其支付方式;

(六)违约责任;

(七)争议解决方式;

(八)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应当执行家庭服务各业态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向家庭服务消费者提供标准化服务。

第十八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应当接受和处理家庭服务消费者的投诉,协调家庭服务人员与家庭服务消费者的关系。

第十九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应当依法从事家庭服务经营活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扣押家庭服务人员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

(二)向家庭服务人员收取抵押金或者要求家庭服务人员提供担保;

(三)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或者不能提供合法有效身份证明的人员从事家庭服务工作。

第二十条 家庭服务消费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服务经营者可以解除家庭服务合同:

(一)未按约定支付服务费用,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的;

(二)与家庭服务人员恶意串通,损害家庭服务经营者合法权益的;

(三)隐瞒相关信息,可能对家庭服务人员或者家庭服务经营者造成损害的;

(四)要求家庭服务人员实施违法活动的;

(五)不能提供合同约定的工作条件,服务过程中可能对家庭服务人员人身造成损害的;

(六)不尊重家庭服务人员民族风俗习惯的。

第二十一条 以中介名义介绍家庭服务人员,但是定期收取管理费等费用的机构,执行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的劳动管理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中介组织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家庭服务人员和家庭服务消费者如实告知,不得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信息,对执业中知悉的个人隐私及其他秘密事项予以保密。

第二十三条 中介组织应当依法从事职业介绍经营活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为无身份证件的家庭服务消费者或者家庭服务人员提供介绍;

(二)介绍未满十六周岁人员从事家庭服务工作;

(三)采取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手段,损害家庭服务人员及家庭服务消费者的利益;

(四)扣押家庭服务人员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

(五)向家庭服务人员收取抵押金;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章 家庭服务人员

第二十四条 应聘家庭服务人员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本人身份证明;

(二)身体健康证明;

(三)家庭服务培训合格证明。

第二十五条 家庭服务人员应当遵守家庭服务合同约定和职业规范,执行行业服务标准,不得泄漏家庭服务消费者的隐私和秘密。

第二十六条 家庭服务人员有权了解家庭服务经营者与家庭服务消费者签订的家庭服务合同内容。家庭服务经营者与家庭服务消费者变更家庭服务合同内容的,应当告知家庭服务人员。

第二十七条 家庭服务消费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服务人员有权拒绝服务:

(一)强迫家庭服务人员提供家庭服务合同约定以外服务的;

  (二)虐待家庭服务人员的;

  (三)损害家庭服务人员人格尊严的;

(四)不尊重家庭服务人员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要求家庭服务人员实施违法行为的。



第四章 家庭服务消费者

第二十八条 家庭服务消费者与家庭服务经营者订立家庭服务合同时,应当向家庭服务经营者提供有效身份证、户口簿等相关证件。

家庭服务消费者或者家庭成员患有传染病、精神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应当如实告知家庭服务经营者和家庭服务人员。

第二十九条 家庭服务消费者有权要求家庭服务经营者按照家庭服务合同的约定指派家庭服务人员和提供服务。

家庭服务消费者可以要求家庭服务经营者或者中介组织如实提供所指派家庭服务人员的教育状况、职业技能、工作经历、健康状况、道德品行等信息。

第三十条 家庭服务消费者应当按照家庭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工作条件和支付服务费用。不得扣押家庭服务人员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不得强令家庭服务人员违规作业或者危害家庭服务人员人身安全。

第三十一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服务消费者有权解除家庭服务合同:

(一)未按规定安排持有健康证明的家庭服务人员工作的;

(二)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提供的;

(三)指派的家庭服务人员有违法行为的;

(四)指派的家庭服务人员提供服务时,造成家庭服务消费者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的。

第三十二条 家庭服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服务消费者可以要求家庭服务经营者更换家庭服务人员:

(一)不符合家庭服务合同约定条件的;

(二)不履行家庭服务合同约定义务的;

(三)不尊重家庭服务消费者民族风俗习惯的。

家庭服务经营者拒不更换家庭服务人员或者更换后家庭服务人员仍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家庭服务消费者可以解除家庭服务合同。

第三十三条 家庭服务人员在提供家庭服务时发生人身损害的,家庭服务消费者应当及时通知家庭服务经营者和有关部门。

第三十四条 家庭服务消费者通过中介组织雇用非员工制家庭服务人员的,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引导家庭服务消费者与自行雇用的非员工制家庭服务人员签订雇用协议。



第五章 扶持与管理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家庭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服务经营者给予社会保险、职业培训和税费优惠,并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服务人员给予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保险费用补贴。

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具体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七条 商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家庭服务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规范家庭服务经营者从业行为。

第三十八条 商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投诉渠道和方式,接受投诉,并在受理投诉后十五日内做出处理。

第三十九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对家庭服务经营者下列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情况;

(二)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三)办理各项社会保险登记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情况;

(四)家庭服务人员从业培训的情况。

第四十条 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应当建立行业服务规范,开展职业培训、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实行会员登记制度,向社会公布家庭服务经营者和家庭服务人员资质登记等信息,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行业统计。

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应当建立服务纠纷调解处理机构,调解处理服务纠纷,维护家庭服务消费者、家庭服务人员和家庭服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四条、第十九条规定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二条 家庭服务消费者、家庭服务经营者、家庭服务人员有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情形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 中介组织及其执业人员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造成家庭服务人员或者家庭服务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指派的家庭服务人员发生工伤的,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家庭服务经营者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为家庭服务人员支付费用。

第四十五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指派的家庭服务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家庭服务消费者或者第三人损害的,由家庭服务经营者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六条 商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家庭服务经营者、家庭服务人员与家庭服务消费者之间发生争议时,可以先行协商解决,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协会调解机构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提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保护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名称、会徽、吉祥物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保护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名称、会徽、吉祥物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CHINA’S 5TH NATIONAL GAM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TRADITIONAL SPORTS,缩写“5TH TGEG PRC”),将于1995年11月5日
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为加强对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名称、会徽、吉祥物的使用管理,经国务院授权,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名称(包括简称、英文缩写,下同)、会徽、吉祥物的专用权,由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享有。除新闻宣传外,凡在经营活动中需使用上述名称、会徽、吉祥物的单位或个人,均应向组委会或其委
托的代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名称、会徽、吉祥物作为商标使用或申请商标注册。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处罚:
(一)未经组委会批准,擅自在商品上或服务上使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名称、会徽、吉祥物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并视情节轻重,处以人民币5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组委会同意,擅自以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名义从事各种经营活动,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名称、会徽、吉祥物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并视情节轻重,处以人民币5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四、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至组委会撤销之日起失效。
附件:一、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
二、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吉祥物
三、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专用产品转让合同


附件一:
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
图(略)

附件二:
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吉祥物
图(略)

附件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运动会集资部专用产品
转让合同书
合同编号:
一、
甲方(申请方)单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乙方(授权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
________________
体育运动会集资部专利集资处
_____________
二、内容:
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共同制定下列条款并各自承担相应义
务。
甲方:
向乙方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1、授予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独家生产权。
2、授予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第五届民运会名称,会徽和吉祥物使用权。
3、授予甲方专用产品专利证书。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甲方付款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
付款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有效期:从签字之日起至1996年12月30日止。
五、违约责任:违约方应赔偿对方损失并按有关法律处罚。
六、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盖 章 | 盖 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八、乙方开户银行:云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帐 号:91321201003998
单 位:全国第五届民运会集资部
联系电话:3189400 3189401 3189402
地 址:昆明市东风东路14号拓东运动场7号门



199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