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再审程序等问题的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6 17:38:12  浏览:999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再审程序等问题的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再审程序等问题的函

1957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省淮阴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李俊昌同志来信询问有关审判程序上的3个问题,现提出以下意见,连同原信一并转送你院,希研究后酌复来信人。
一、关于上级人民法院再审的案件,在指令再审时是否先将原判撤销问题,本院今年8月22日法研字第17424号对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复(已抄送你院)第二点已有所答复,希查阅参考。
二、关于本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决定再审时是否需由院长作出裁定发给当事人问题,我们认为无此必要。但如系第一审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虽系终审判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为再审时有传唤当事人开庭审理的必要的,都应用人民法院名义通知当事人,说明本案是根据审判委员会的决议而再审的。
三、关于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被害人能否作为上诉人提起上诉问题,我们正在进行研究。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安徽省农村电价管理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电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皖政办[2004]9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农村电价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章
二OO四年十二月三日

安徽省农村电价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电价管理,推进城乡用电同价,维护农村电力用户和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村电价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电价,是指供电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利用农村电力设施向用户销售电力商品的价格。
第四条 农村电价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定价。
城乡用电同价前,农村电价的制定、调整由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城乡用电同价后,农村电价的制定、调整由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测算方案,报 国务院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随城市电价一并调整。 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电价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六条 农村电力用户按照变压器产权不同性质,分为公用变压器用户、专用变压器用户,并按照用户不同性质实行分类销售电价:
(一)居民生活用电价格;
(二)非居民生活用电价格;
(三)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价格;
(四)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五)商业用电价格;
(六)大工业用电价格。
国家对电价及其分类调整时,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对农村电价及其分类进行相应调整。
第七条 农村分类电价由国家规定的电价和单位电量所分摊的农村电网维 护管理费构成,即农村分类电价等于国家规定的电价加单位电量所分摊的农村电网维护管理 费。
农村电网维护管理费由农村电能损耗费用、农村电网运行费用、农村电工合理报酬三部分构成,具体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农村电网维护管理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增值税。
第八条 测算城乡用电同价水平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核定农 村电网维护管理费标准,与城市电价适当平摊后,确定城乡用电同价水平。 城乡用电同价后,农村电力用户按照用电类别和电压等级执行与城市用电相同电价 。 
第九条 农村用电应当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收费,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农村电力用户实际用电量收费,即农村到户电费等于农村电力用户用电量乘以规定的电价。
第十条 农村电力用户使用不同用电类别电能的,应当分类装表计量;未 分类装表计量的,可以根据用电负荷和实际情况,实行定比计量,按照规定的相应类别电价 计收电费。
第十一条 除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征收的基金、附加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供电企业不得在农村电价外加收或者代收其他费用。
第十二条 供电企业应当统一电价、统一票据、统一抄表、统一核 算、统一考核,建立健全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制度,做到销售、抄表、收费、服 务到户;采取坐收电费的,应当合理设置收费点,并以适当方式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三条 工矿企业向农村转供电的,在改为供电企业直接管理之前,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禁止电费承包及私人配电变压器转供电。
第十四条 供电企业应当加强企业管理和农村电网的技术改造,降低供电成本和电能损耗,并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实施城乡用电同价。
第十五条 供电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电力法》及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一) 不按规定执行到户电价标准的; 
(二) 不执行国家规定的农村用户用电分类,变更农村电价分类,变相改变电价的; 
(三)不按农村电力用户实际用电量计收电费的;
(四)违反规定在农村电价外加收或者代收其他费用的。
第十六条 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农村电价管理工作中 ,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第十七条 对在农村电价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第十八条 农村电价具体测算办法由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关于加强油区管理的若干规定

山东省政府


山东省关于加强油区管理的若干规定
山东省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油区管理,维护油区秩序,保障油田勘探开发和油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我省境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区域内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油区管理,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行综合管理的方针。
第四条 山东省油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油区办)是全省油区工作的主管机构,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油区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制定全省油区综合管理工作规划及措施。
(三)制定落地原油的回收分配计划。
(四)负责安排全省油区管理工作的活动经费。
(五)协调地方与油田开展经济技术协作。
(六)总结交流油区管理工作经验。
(七)办理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 市地油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地油区办)是市地油区工作的主管机构,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有关油区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实施省油区办制定的油区综合管理工作规划及措施。
(三)执行省油区办下达的落地原油回收、分配计划。
(四)协助油田加强油、气、水、电、器材物资的管理。
(五)负责打井过程中有关工农关系的协调工作,协助油田办理征用土地手续和占地赔偿等事宜。
(六)协调当地与油田开展经济技术协作。
(七)办理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县(市、区)油区工作办公室是县(市、区)油区工作的主管机构,其职责由同级人民政府商市地油区办确定。
第七条 各级油区办的活动经费,从省油区办所收缴的落地原油管理费中支出,不足部分由油田解决;落地原油管理费按落地原油销售价格的6.6%收缴。
第八条 设在油区内的油区办在编人员,可按油田同类干部的标准发给野外津贴,调离油区,野外津贴即予停发。
第九条 油田从事勘探开发时,须到市地油区办登记备案。
第十条 油田经过国家和省批准支援各地的原油(不含管输原油)按规定增收的管理费,由市地油区办统收。没有油区办的,管理费由省油区办统收。管理费应用于扶持油田占地集中的乡镇、村的生产。
第十一条 落地原油应按下列原则管理:
(一)油田不能用机械回收的落地原油,由当地县级油区办组织回收,由市地油区办核实向油田报告产量。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回收。
(二)回收的落地原油,由省油区办安排使用50%,其余的50%由市地油区办安排使用。落地原油出省,须经省油区办批准。
(三)落地原油的价格,应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由省油区办与油田协商确定,并报省物价局核准。销售发票票样由省油区办统一设计,省税务局核准,并由市地油区办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监制。
(四)落地原油成本费由省油区办按规定集中缴油田;烧油特别税由市地油区办代缴当地税务部门;回收劳务费、装车费、净化费、净化统筹基金,由市地油区办安排。
(五)落地原油造成的污染由油田负责;由地方回收的落地原油因回收不净造成的污染由油区办负责。
第十二条 对未经国家和省批准自行建设的炼油厂、土炼油炉,由县级以上油区办组织同级公安、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予以取缔。
第十三条 在油区内,地方使用油田输电线路、生活用水和天然气的,应经县级以上油区办与油田有关部门协商后,办理有关准用手续,并按规定交纳费用。违反用电、用水及用气规定的,由当地油区办配合有关部门予以查处。
第十四条 在油区内,严禁非法收购油田生产建设性废旧物资或专用器材。
生产和建设性废旧物资或专用器材运出油区的,应持有关主管部门的证件到市地油区办办理准运手续。
经市人民政府、行署批准,市地油区办可设立油区稽查处,负责查处非法运输油田的物资器材、油品、油料等。
第十五条 油区内各级人民政府和油田各单位应积极开展工农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
第十六条 对在油区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油区管理机构或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的,由各级油区办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省油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3年1月30日